小时候,村子东边有条长长的小渠,渠里很多年没有水了,两旁有很多高大的杨树,这些树没有人修剪过,愈发地枝繁叶茂,远远望去,如同一道绵延的翠绿屏障。
秋风萧瑟时,小渠里落叶缤纷。这时,就找出竹耙,陪奶奶去扫杨树叶,这些树叶晾干后,是冬天烧火的好材料。
走在厚厚的黄叶上,脚下吱吱作响,用竹耙将这些树叶拢在一起,发出一阵一阵清脆的响声。空中时而有黄叶坠落,旋转飘摇,拿一片在手心,脉络凸显,是饱经风霜的深黄。有时会发现别人扫过的痕迹,有一堆一堆的树叶,排成一排。不过,这也没有关系,这些树叶是自然的恩赐,扫叶子的人都会记清自己的那一排,从来不会出错。
相隔几天,还要再去扫,因为会有新落下来的叶子,把这些叶子再扫到自己的那一排树叶堆上,看着天高云远,秋叶成堆,颇有诗意。等到冬天来临,树叶彻底干透,才把这些叶子收回家中。
当时只是觉得扫树叶是个很好玩的事,现在想想,是那时的生活条件太艰难了,以致于家里的柴火都不够烧,才会去扫树叶准备过冬。扫树叶完全没有想象中的那样浪漫,而是生活的无奈。但即使是这样的情况下,扫树叶的人只会收走自己扫的那些,绝对不会动别人扫好堆在一起的树叶。
我想,这就是我见到的纯朴,这纯朴,来自天然,来自传统,来自内心。
(潇雨心印)(2014.09.30)
评论